峰峰山底村 盘活宅基地发展红色旅游

冀南山底抗日地道遗址入口。

自峰峰矿区列入国家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以来,义井镇山底村依托独特的红色资源,积极有序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工作,以“红色旅游”建设为重点,科学合理规划,改造破旧空置农房,打造红色旅游基地,提升红色研学基地品质,创建乡村旅游示范村,成为一颗耀眼的乡村旅游明珠。

山底村依山而建,一面靠山,三面环沟,故名山底村。随着峰峰0号旅游公路的开通,山底村过去往返主城区的车程缩短了,昔日“深闺”里的古村焕发勃勃生机。村民们纷纷办起了农家乐,打造与景区配套的“农家乐民俗文化体验村”和“红色革命文化旅游村”,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

山底村通过村党支部牵头抓总,村集体通过经济合作社统一盘活资产资源,以资产资源入股的方式与峰峰矿区励业文化产业旅游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充分利用山底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极富历史价值的徐怀忠将军故居进行重新修复,作为爱国主义纪念馆对外开放;改建地道口闲置房屋为抗战地道体验馆,体验馆将村内散落各家各户的地道出入口浓缩在一座四合院内,里面设有各种各样的地道出入口,且与核心景区地道遗址相通相连,打造出独特的地道体验游线路。

冀南山底抗日地道遗址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抗日战争时期地道,也是全国抗战纪念设施遗址,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山底抗日地道景区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全国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和中国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每年参观人数近20万人。2021年,山底村实现旅游业综合收入约150万元,带动了200余村民就业,实现了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就业增收。

少先队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以前村里环境差,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如今村里搞起了旅游业,家门口就能挣钱,日子是越过越有劲头儿。”返乡村民蔺东杰依托村里的红色旅游,开办了农家乐“小酒馆”,年收入达20余万元,这让蔺东杰对扎根乡村发展信心十足。(张彦敏 张建芳 吝法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